图书介绍

读经典学名方系列 妇科病名方【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读经典学名方系列 妇科病名方
  • 袁立霞,高日阳主编;刘红梅,钟伟丽副主编;许伏龙,李清原,张丽君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6104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妇科病-验方-汇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读经典学名方系列 妇科病名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月经病1

第一节 月经先期1

清经散(《傅青主女科》)1

两地汤(《傅青主女科》)2

先期汤(《女科证治准绳》)4

肝肾阴虚先期方(卢国治方)5

第二节 月经后期5

温经汤(《校注妇人良方》)6

乌药汤(《济阴纲目》)7

大补元煎(《景岳全书》)8

五味调经散(夏桂成方)9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10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

固阴煎(《景岳全书》)12

定经汤(《傅青主女科》)13

和肝汤(方和谦方)14

第四节 月经过多15

举元煎(《景岳全书》)15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7

保阴煎(《景岳全书》)18

举经汤(丁元迪方)19

第五节 月经过少20

归肾丸(《景岳全书》)21

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22

苍附导痰丸(《叶氏女科证治》)23

温肾调经散(朱承汉方)24

第六节 经期延长25

二至丸(《医方集解》)25

归脾汤(《济生方》)27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28

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29

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30

第八节 闭经31

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32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33

四二五合方(刘奉五方)35

益肾通经汤(夏桂成方)36

第九节 崩漏37

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38

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39

上下相资汤(《石室秘录》)40

将军斩关汤(朱小南方)41

温涩固宫汤(李培生方)42

育阴止崩汤(韩百灵方)43

第十节 痛经44

温经汤(《金匮要略》)45

圣愈汤(《兰室秘藏》)46

乌鸡白凤丸(《普济方》)47

化膜汤(朱南孙方)48

田七痛经散(罗元恺方)49

热性痛经方(沈仲理方)50

第十一节 绝经前后诸症51

左归饮(《景岳全书》)52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53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54

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55

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编》)56

更年康汤(梁剑波方)57

清心平肝汤(裘笑梅方)58

第十二节 经断复来59

安老汤(《傅青主女科》)60

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61

第十三节 经行乳房胀痛62

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引《医学统旨》方)62

金橘消胀汤(朱小南方)64

一贯煎(《续名医类案》)65

第十四节 经行泄泻66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7

健固汤(《傅青主女科》)68

四神丸(《内科摘要》)70

痛泻要方(《丹溪心法》)71

第十五节 经行浮肿73

苓桂术甘汤(《伤寒论》)73

真武汤(《伤寒论》)74

八物汤(《济阴纲目》)75

第十六节 经行头痛76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77

第十七节 经行感冒78

桂枝汤(《伤寒论》)78

小柴胡汤(《伤寒论》)80

银翘散(《温病条辨》)81

第二章 带下病85

完带汤(《傅青主女科》)85

易黄汤(《傅青主女科》)86

利火汤(《傅青主女科》)87

四妙丸(《成方便读》)88

内补丸(《女科切要》)89

止带方(《世补斋不懈方》)90

塌痒汤(《外科正宗》)91

清带汤(《医学衷中参西录》)92

朱良春止带方(朱良春方)93

第三章 妊娠病95

第一节 妊娠恶阻95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95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97

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98

苏叶黄连汤(《温热经纬》)99

抑肝和胃饮(夏桂成方)100

健脾和胃饮(裘笑梅方)101

安胃饮(刘奉五方)102

藿砂四君汤加味(易修珍方)103

定呕饮(何子淮方)104

第二节 妊娠腹痛105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106

胶艾汤(《金匮要略》)107

艾附暖宫丸(《仁斋直指方论》)109

第三节 异位妊娠110

下瘀血汤(《金匮要略》)110

宫外孕Ⅰ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112

宫外孕Ⅱ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112

加味活络效灵丹(夏桂成方)113

宫外孕方(《方剂学》)114

第四节 胎漏115

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115

胎元饮(《景岳全书》)117

清热安胎饮(刘奉五方)118

庞氏安胎止血汤(庞清治方)119

第五节 胎动不安121

当归散(《金匮要略》)121

苎麻根汤(《妇人大全良方》)122

加味圣愈汤(《医宗金鉴》)123

安奠二天汤(《傅青主女科》)123

寄生安胎汤(龚志贤方)125

第六节 滑胎126

泰山磐石散(《景岳全书》)126

补肾固冲丸(罗元恺方)128

牛鼻保胎新方(夏桂成方)129

固胎汤(刘云鹏方)130

安胎防漏汤(班秀文方)131

第七节 胎萎不长132

温土毓麟汤(《傅青主女科》)132

长胎白术散(《叶氏女科证治》)133

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34

健脾养胎方(朱小南方)135

第八节 胎死腹中136

救母丹(《傅青主女科》)137

脱花煎(《景岳全书》)137

第九节 妊娠心烦138

竹沥汤(《千金要方》)138

竹叶汤(《三因极—病证方论》)139

人参麦冬散(《妇人秘科》)140

养阴除烦汤(韩百灵方)140

第十节 妊娠肿胀141

防己黄芪汤(《伤寒论》)142

全生白术散(《全生指迷方》)143

天仙藤散(《校注妇人良方》)144

子气退肿方(王鼎三方)145

第十一节 妊娠眩晕146

杞菊地黄丸(《医林改错》)147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147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148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149

第十二节 妊娠痫证150

羚角钩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150

牛黄清心丸(《疫喉浅论》)151

羚羊角散(《重订严氏济生方》)152

钩藤汤(《校注妇人良方》)153

牡蛎龙齿汤(《女科方萃》)154

平肝散(《女科方萃》)154

牡蛎龙齿汤(裘笑梅方)155

养血潜阳熄风汤(马龙伯方)155

第十三节 胎气上逆156

紫苏饮(《普济本事方》)157

第十四节 妊娠咳嗽157

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58

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159

紫菀汤(《校注妇人良方》)160

清金降火汤(《古今医鉴》)161

新加马兜铃汤(夏桂成方)162

第十五节 胎水肿满163

鲤鱼汤(《备急千金要方》)163

茯苓导水汤(《医宗金鉴》)164

第十六节 妊娠小便淋痛165

子淋汤(《沈氏女科辑要笺正》)165

导赤散(《小儿要证直诀》)166

加味五淋散(《医宗金鉴》)167

第十七节 妊娠小便不通168

五苓散(《伤寒论》)169

肾气丸(《金匮要略》)170

当归贝母苦参丸(《金匮要略》)172

参术饮(《丹溪心法》)172

益气导溺汤(《中医妇科治疗学》)173

第十八节 难产174

黑神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74

催生饮(《万病回春》)175

保产无忧散(《傅青主女科》)176

达生饮(《丹溪心法》)177

蔡松汀难产方(蔡松汀方)177

第四章 产后病179

第一节 产后血晕179

补气解晕汤(《傅青主女科》)180

夺命散(《妇人大全良方》)180

清魂散(《济生方》)181

第二节 产后痉证183

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183

撮风散(《仁斋小儿方论》)184

第三节 产后发热185

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186

加味四物汤(《医宗金鉴》)187

柴佛和解方(龚志贤方)188

愈风方(孙郎川方)189

第四节 产后腹痛190

肠宁汤(《傅青主女科》)191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192

第五节 产后自汗、盗汗193

黄芪汤(《济阴纲目》)194

玉屏风散(《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195

生脉散(《医学启源》)196

清利止汗汤(夏桂成方)197

第六节 产后身痛198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199

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201

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202

清热除痹汤(刘奉五方)204

第七节 产后大便难205

麻子仁丸(《伤寒论》)205

五仁丸(《世医得效方》)207

第八节 缺乳208

通乳丹(《傅青主女科》)208

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209

通乳丹(罗元恺方)210

漏芦通乳汤(熊寥笙方)211

第九节 乳汁自出212

八珍汤(瑞竹堂方)212

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214

第五章 妇科杂病216

第一节 不孕症216

温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216

毓麟珠(《景岳全书》)217

养精种玉汤(《傅青主女科》)219

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220

启宫丸(《医方集解》)221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223

种子金丹(祝谌予方)224

滋阴抑亢汤(夏桂成方)225

温经逐瘀汤(李祥云方)226

百灵调肝汤(韩百灵方)227

调经种玉汤(《万氏妇人科》)228

养血通脉汤(班秀文方)229

第二节 癥瘕230

香棱丸(《济生方》)230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231

大黄?虫丸(《金匮要略》)233

非经期方(刘云鹏方)234

经期方(刘云鹏方)235

加味消癥散(夏桂成方)236

当归饮血竭散合剂(蒲辅周方)237

海藻消癥汤(岑观海方)238

消瘤散结汤(沈仲理方)238

第三节 阴挺240

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240

大补元煎(《景岳全书》)241

子宫下垂方(卢国治方)242

第四节 阴痒243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244

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245

蛇床子散(《金匮要略》)246

老年阴痒方(姚寓晨方)247

祛湿清热汤(付方珍方)248

清白散(付方珍方)249

第五节 脏躁250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250

甘麦大枣合剂(丁蔚然方)252

清心豁痰汤(李振华方)252

第六节 盆腔炎254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254

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255

地蚤汤(张述黄方)256

疏气定痛汤(刘奉五方)258

解毒内消汤(刘奉五方)258

清热利湿汤(刘奉五方)259

柴枳败酱汤(刘云鹏方)260

盆炎清热汤(罗元恺方)261

方剂索引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