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语调问题的实验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江海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60085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汉语-语调-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语调问题的实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汉语语调研究概述1
1.1.1 汉语语调研究亟待突破1
1.1.2 赵元任对汉语语调的研究2
1.1.3 赵元任之后大陆的汉语语调研究3
1.1.4 大陆以外汉语的语调研究5
1.1.5 前人研究的焦点7
1.1.6 小结13
1.2 语调的作用及语调研究的意义15
1.2.1 语调的作用15
1.2.2 语调研究的意义16
1.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17
1.3.1 语调和语气、口气17
1.3.2 句类与语气、语调的关系20
1.3.3 关于实验语料23
1.4 本书的研究范围及例句的选择标准24
1.4.1 疑问语调作为研究重点24
1.4.2 无标记疑问句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5
1.4.3 实验例句取舍的具体标准26
第二章 句段语调与句末语调29
2.1 关于语调承载部位的分歧29
2.1.1 分歧的萌芽29
2.1.2 观点一:整个句子都是语调的承载单位29
2.1.3 观点二:语调的载体是句子末一节奏单位中的重读音节30
2.1.4 两种观点各有可取之处31
2.2 句末语调与句段语调关系的基频对比实验31
2.2.1 句末语调与句段语调关系的构想31
2.2.2 实验目的32
2.2.3 实验设备和实验例句32
2.2.4 实验步骤和方法32
2.2.5 实验结果33
2.4.5 实验结果分析35
2.4.6 两个“反例”36
2.5 句末换接听辨实验38
2.5.1 实验目的38
2.5.2 实验例句和实验设备38
2.5.3 实验步骤38
2.5.4 听辨实验结果39
2.5.5 听辨实验结果分析39
2.6 句末是轻声时句段语调与句末语调关系的实验40
2.6.1 实验目的40
2.6.2 实验例句41
2.6.3 实验设备41
2.6.4 实验步骤和方法41
2.6.5 实验结果一:基频对比的结果42
2.6.6 实验结果二:听辨结果44
2.6.7 实验结果分析45
2.7 小结46
2.7.1 句段语调和句末语调的关系46
2.7.2 一个疑问48
第三章 字调和语调的关系49
3.1 关于字调和语调关系的已有认识49
3.1.1 汉语字调与语调关系问题的复杂性49
3.1.2 对字调与语调关系认识的不同观点49
3.2 语调对字调的改变的实验51
3.2.1 实验目的51
3.2.2 实验例句52
3.2.3 实验设备52
3.2.4 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53
3.3 实验结果53
3.3.1 字调的基频在句子中发生改变的三种情况53
3.3.2 语调对字调的调节方式56
3.3.3 小结61
3.4 语调对字调调节的容限度(阴平和阳平在陈述、疑问两种语调中的区别表现的实验)66
3.4.1 实验目的66
3.4.2 实验例句66
3.4.3 实验步骤和方法66
3.4.4 实验设备67
3.4.5 实验结果67
3.4.6 结果分析71
第四章 陈述、疑问语调的分辨界限74
4.1 陈述、疑问语调分辨界线的实验依据74
4.1.1 可以单凭语音手段相互区别的语气74
4.1.2 语调音高与一定音高区域的对应74
4.1.3 语调音高连续统75
4.2 陈述、疑问语调分辨界限的实验77
4.2.1 实验目的77
4.2.2 实验例句77
4.2.3 实验样本句的制作步骤和方法78
4.2.4 基频修改时所受的限制78
4.2.5 基频修改所依据的原始基频78
4.2.6 基频曲线修改的四种方案79
4.2.7 听辨步骤84
4.2.8 听辨人情况84
4.3 听辨结果及结果分析84
4.3.1 听辨结果分组84
4.3.2 听辨结果统计表84
4.3.3 听辨结果分析86
4.4 小结95
4.4.1 四种方案所得听辨比率图的共性95
4.4.2 模糊界限的相对化处理97
4.4.3 音高模糊区域99
4.4.4 一个问题99
4.5 女声发音的陈述疑问语气听辨界限实验99
4.5.1 实验情况及原始语料99
4.5.2 对基频修改情况的说明100
4.5.3 听辨结果101
4.5.4 对听辨结果的分析102
4.6 本实验存在的缺陷103
第五章 疑问语气词和疑问语调的交互作用104
5.1 疑问语气的表达有多种途径104
5.1.1 句子中能够负载疑问语气信息的成分104
5.1.2 语音和语法手段分工承担语气的问题105
5.1.3 语法学界关于疑问语气词的争论105
5.1.4 语调传达语气信息的问题107
5.1.5 语气词“吗”和“嘛”108
5.1.6 语气词本身不负载语气信息的假设109
5.2 语气词“吗”与疑问语调交互作用的声学实验110
5.2.1 实验目的110
5.2.2 实验例句111
5.2.3 实验设备112
5.2.4 实验方法和步骤113
5.2.5 音高对比的实验结果113
5.2.6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124
5.3 语气词“吗”、“呢”是否负载疑问语气的声学实验125
5.3.1 陈述与疑问句尾的“/ma/”和“/n?/”的音高对比125
5.3.2 句末语气词“/ma/”和“/n?/”的换接听辨实验132
5.3.3 一个“反例”137
5.4 小结138
5.4.1 语气词“吗”和“呢”部分负载疑问语气138
5.4.2 关于“语气词”还是“语气助词”的名称问题140
第六章 普通话陈述与疑问语调的调位142
6.1 语调的标示形式142
6.1.1 传统的语调标示形式142
6.1.2 直接用句子的基频曲线标示142
6.1.3 用句中各音节音域标示语调143
6.1.4 用音阶表现语调144
6.1.5 四点连线确定语调走势的方法145
6.1.6 用调域上下线标示语调146
6.2 汉语疑问句的基本类别147
6.3 汉语陈述、疑问句基本语调调位表现的实验148
6.3.1 实验目的148
6.3.2 实验例句148
6.3.3 实验步骤149
6.3.4 发音人情况149
6.3.5 发音要求150
6.3.6 实验设备150
6.3.7 实验结果150
6.3.8 小结181
第七章 结语185
7.1 研究要点185
7.2 结论回顾185
7.3 研究特点189
附录1:7类句子音高数据统计学意义191
附录2:7类句子首尾音高逐句对比242
参考文献246
后记261
热门推荐
- 1086793.html
- 239156.html
- 3158535.html
- 2103357.html
- 2560447.html
- 1769023.html
- 3765248.html
- 1652520.html
- 2050919.html
- 823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7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2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9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4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3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9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4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1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