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论
  • 史仁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3444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作为专业的辅导员4

第一章 专业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

一、研究的必要性4

(一)辅导员在高校实现育人功能中的意义4

(二)高校辅导员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7

(三)境内外高校提供了辅导员制度发展的成功范例14

二、研究的可行性16

(一)与辅导员专业发展问题相关的研究17

(二)与辅导员专业发展相关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1

(三)辅导员发展建设的相关文件、规定21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22

第二章 理论研究的基础、意义与方法25

一、研究的基础25

二、研究的意义26

(一)理论意义27

(二)现实意义27

三、研究的方法28

(一)文献分析法30

(二)调查研究法31

(三)工作分析法31

第三章 历史研究的界说与对比33

一、概念的界定33

(一)辅导员与辅导员制度33

(二)发展与辅导员专业发展35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39

(一)高等教育功能论40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41

(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44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45

(五)人本主义理论46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意义诠释49

(一)辅导员专业发展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50

(二)辅导员专业发展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51

(三)辅导员专业发展是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2

四、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内容构成要素59

(一)教育理念的专业化59

(二)知识体系的专业化60

(三)组织制度的专业化61

(四)教育培训的专业化61

(五)资格制度的专业化62

第四章 实证研究的现状与问题64

一、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历史的概况64

(一)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演进64

(二)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71

二、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74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现状调查74

(二)高校辅导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79

三、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案例分析109

(一)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简介110

(二)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共性特征及启示125

第二部分 作为发展的辅导员137

第五章 发展阶段的角色与分析137

一、辅导员职业的角色定位分析137

(一)学生健康政治社会化的塑造者139

(二)学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指导者141

(三)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142

(四)学校日常学生事务的管理者143

二、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组成分析144

(一)思想引导145

(二)发展辅导147

(三)事务管理152

三、辅导员的核心素质构成分析162

(一)科学的工作理念163

(二)全面的工作知识170

(三)系统的工作能力190

(四)实用的工作智慧199

第六章 培养阶段的定位与教学208

一、构建职前的专业培养方案208

(一)培养目标213

(二)培养要求213

二、完善在职的持续培训体系215

(一)培训内容要实用化218

(二)培训形式要多样化219

第七章 入职阶段的标准与保障221

一、建立辅导员专业标准的框架222

(一)辅导员专业标准框架的内容222

(二)对辅导员专业标准框架的说明225

二、体制建设保障226

(一)完善“双重领导”的领导体制226

(二)落实“双重身份”的管理体制227

三、机制建设保障229

(一)建立科学的选聘和培养机制230

(二)完善规范的考评、激励机制230

(三)落实长效的培训机制243

四、组织建设保障244

(一)规范和引领学生事务工作走向专业化244

(二)打造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平台245

(三)沟通政府、社会与高校246

五、物质资源建设保障247

第八章 在职阶段的培训与提升248

一、辅导员的培训与提升248

二、辅导员岗位管理模式的实践样本249

(一)辅导员职业的管理模式类别249

(二)专项分工管理模式的辅导员配置251

结语254

后记258

附件259

附件1:《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的认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1)259

附件2:《关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2)262

附件3:《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效果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3)267

附件4:访谈提纲269

参考文献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