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确保全球食品安全 探索全球协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确保全球食品安全 探索全球协调
  • 任筑山,蔡威总主编;(美)克里斯廷,·博伊斯罗伯特,(挪)亚力山德拉·斯杰帕诺夫,(韩)吴桑硕,(荷)休伯·勒列菲尔德等著;陆贻通,吴时敏,施春雷等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3721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531页
  • 主题词:食品安全-研究-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确保全球食品安全 探索全球协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确保全球食品安全——公共健康和全球责任1

参考文献3

第2章 全球食品立法的发展5

2.1 引言5

2.2 国际食品法7

2.3 印度10

2.4 南非14

2.5 东非19

2.6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4

2.7 美国和加拿大29

2.8 拉丁美洲34

2.9 欧盟41

2.10 近东地区49

2.11 东北亚51

2.12 中国55

2.13 俄罗斯联邦58

2.14 总结回顾61

注释64

参考文献68

附加文献72

第3章 全球协调行动73

3.1 引言73

3.2 全球协调食品安全的立法和监管的驱动力73

3.3 协调食品安全政策的进展与成就81

3.4 全球协调倡议85

3.5 小结90

注释91

参考文献91

第4章 怎样理解和使用食品安全目标和绩效目标95

4.1 引言95

4.2 良好的操作规范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96

4.3 设定公共健康目标——适当保护水平的概念96

4.4 食品安全目标97

4.5 绩效目标98

4.6 食品安全目标、绩效目标以及微生物标准之间的区别98

4.7 设立食品安全目标的责任99

4.8 设立绩效目标99

4.9 遵守食品安全目标的责任100

4.10 达到食品安全目标100

4.11 不是所有食品安全目标都切实可行101

4.12 小结101

参考文献102

补充书目103

第5章 全球相协调的食品分析方法104

5.1 引言104

5.2 食品基本组成、质量和经济价值分析方法的建立106

5.3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108

5.4 检测或验证食品中污染物的方法110

5.5 小结112

注释113

参考文献113

第6章 食品中的水分测定114

6.1 引言114

6.2 水分含量114

6.3 奶粉中水分的测定116

6.4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水分含量124

6.5 总结127

参考文献127

第7章 基于人肝脏感受态细胞的食品安全评价129

7.1 食品安全评价及存在的问题129

7.2 使用人肝癌HepG2细胞评估人类膳食成分潜在的遗传毒性130

7.3 验证人肝癌HepG2细胞在检测已知致癌物和非致癌物的有效性131

7.4 使用HepG2细胞评价真菌毒素潜在的遗传毒性132

7.5 使用HepG2细胞评价杂环芳胺类潜在的遗传毒性134

7.6 HepG2细胞和人肝细胞中一相酶和二相酶的对比分析134

7.7 采用人HepG2细胞基于NAD(P)H,ATP,DNA含量(细胞增殖),谷胱甘肽缺乏,钙黄绿素摄取和氧自由基等指标评价化合物的毒性和作用机理研究136

7.8 HepG2细胞体系在检测膳食中抗遗传毒性成分的应用138

7.9 HepG2细胞中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139

7.10 结论140

致谢141

参考文献141

第8章 能力建设:食品安全的协调和实现147

8.1 引言147

8.2 能力建设148

8.3 多边协议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151

8.4 结论155

注释156

参考文献157

补充书目157

第9章 能力建设:增强微生物食品安全分析能力158

9.1 引言158

9.2 微生物食品安全的重要性158

9.3 葡萄球菌及其种类160

9.4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165

9.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68

9.6 蜡样芽孢杆菌177

9.7 中央食品技术研究所的能力建设179

参考文献181

第10章 微生物风险控制的全球统一化192

10.1 引言192

10.2 微生物食品安全管理193

10.3 微生物学准则195

10.4 微生物学检验197

10.5 微生物学方法的认证198

10.6 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全球法规统一化200

10.7 小结205

参考文献205

第11章 正常使用倾向(第一部分):一项欧洲氯霉素案例的评估与抗生素全球协调监管潜力的几点思考208

11.1 引言208

11.2 抗生素的“本质”208

11.3 氯霉素——历史、法规和科学209

11.4 毒理学——食品中CAP暴露的潜在风险211

11.5 毒理学——分析模型212

11.6 监管的发展——欧洲和其他地区214

11.7 基本决议——使用倾向215

11.8 结论219

注释220

参考文献221

第12章 真菌毒素管理——国际性的挑战225

12.1 引言225

12.2 真菌毒素法规225

12.3 统一化法规226

12.4 法规对贸易的影响229

12.5 技术支撑230

12.6 小结231

参考文献232

第13章 食品中的谷氨酸钠及其生物功效234

13.1 引言234

13.2 谷氨酸钠的鲜味235

13.3 谷氨酸钠在人和动物中的代谢236

13.4 谷氨酸钠的营养学研究238

13.5 谷氨酸钠的毒理学研究239

13.6 谷氨酸钠的过敏反应240

13.7 谷氨酸钠对婴幼儿的健康效应241

13.8 谷氨酸钠的其他效应241

13.9 谷氨酸钠的安全性评价241

13.10 谷氨酸钠的标识问题242

13.11 未来展望242

注释242

参考文献243

第14章 食品包装法规:卫生方面246

14.1 引言246

14.2 欧盟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法规254

14.3 美国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法规260

14.4 日本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法规263

14.5 南美共同市场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法规265

14.6 欧洲议会关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技术建议269

14.7 国际食品法典中的食品接触材料272

14.8 FCMs法规比较273

14.9 小结:协调、相互认可与新的法规279

注释280

参考文献280

第15章 纳米技术与食品安全287

15.1 引言287

15.2 纳米技术与食品体系288

15.3 纳米材料在食品应用的监管现状291

15.4 食品中纳米材料使用的评估与监管障碍295

15.5 未来的发展与挑战300

参考文献301

第16章 新型食品加工技术及其监管中的问题309

16.1 引言309

16.2 新型食品加工技术310

16.3 非热加工技术311

16.4 热加工技术312

16.5 关于新型技术的立法问题312

16.6 新型技术的全球协调问题313

16.7 小结316

注释316

参考文献316

第17章 营养与生物利用度:营养标签的重要性及其不足318

17.1 引言318

17.2 范围321

17.3 方法321

17.4 综述结构321

17.5 营养标签综述322

17.6 不同国家的异同点332

17.7 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理解和使用333

17.8 生物利用度和营养标签336

17.9 小结339

致谢339

参考文献339

第18章 每日饮食建议服用量与正常人群每日摄入量趋向(第二部分)——风险评估的方法及微量营养素的益处344

18.1 引言344

18.2 食品标准化——欧洲食品标准法规345

18.3 微量营养素安全问题——危害、风险、益处、预防346

18.4 欧洲微量元素政策评估——合适、多样、平衡的饮食349

18.5 预防性障碍因素351

18.6 微量元素、人类健康与科学——现有技术及超越353

18.7 每日饮食建议摄入量新标准——基因组正态平衡U型积分曲线355

18.8 综合化推荐摄入量(nRDA)在预期模型中的普遍使用,正在朝着成熟的监管方向发展356

18.9 安全、优质生产规范和初始典型试验359

注释361

参考文献361

第19章 营养添加剂:未来的合理配方及其食品安全367

19.1 引言367

19.2 营养添加剂所面临的挑战368

19.3 分子-基因相互作用370

19.4 小结371

补充书刊372

第20章 国际标准的统一374

20.1 引言374

20.2 世界贸易组织375

20.3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其他联合国机构377

20.4 世界动物健康组织381

20.5 国际标准化组织382

20.6 PAS220383

20.7 全球食品安全倡议384

20.8 小结385

20.9 国际贸易相关网站385

注释386

参考文献386

第21章 韩国对食品与健康的首部立法389

21.1 引言389

21.2 保健/功能性食品法规390

21.3 HFFS所允许的健康声明390

21.4 HFFS健康声明的科学验证391

21.5 未来方向396

注释396

参考文献397

第22章 传统食品与民族特色食品的生物活性、营养和安全性398

22.1 引言398

22.2 目的399

22.3 范畴399

22.4 方法400

22.5 综述构架400

22.6 食品与慢性疾病400

22.7 食品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学机制401

22.8 传统食品/民族特色食品中的生物活性成分403

22.9 小结413

22.10 展望414

致谢415

参考文献415

补充书刊422

第23章 加工问题:丙烯酰胺、呋喃和反式脂肪酸423

23.1 引言423

23.2 丙烯酰胺424

23.3 呋喃436

23.4 反式脂肪酸443

23.5 小结448

参考文献449

第24章 对于食品中低剂量化学污染事件的响应458

24.1 引言458

24.2 风险分析459

24.3 化学物质的一般控制措施460

24.4 CASE STUDIES案例研究463

24.5 小结483

致谢483

注释484

参考文献484

附加材料487

摘要1 整合风险评估与成本效益分析:从经济学视角看国际贸易和食品安全487

摘要2 食品添加剂及其他添加物488

摘要3 全球食品法规的协调:有机食品的优势和风险490

缩略语491

作者名单及单位510

热门推荐